2012年2月23日

認識UCAN-如何引導學生利用UCAN打造職場競爭力


一、聆聽學生內心深處的吶喊,協助學生找到人生的方向

或許您也曾聽過這樣的說法,「學生不關心自己的未來」或「學生對許多的事也都不太在意」然而,在100年歲末教育部UCAN計畫辦公室辦理過五場針對學生的校園活動中,實際400多位的大學學生,對於未來的職場就業有沒有疑慮或是擔心的地方,發現多數學子對於「所學的專業與未來發展的關係、對工作世界的不了解」高居兩大主要問題。

而要找到問題的答案,就要先釐清楚問題的本身。究竟Y世代的年輕學子心中所想為何?或許對這世代有更深入的認識,能有更適切地給予引導與協助,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劉鳳珍副社長從2010年網路關鍵字觀察,Y世代年輕人特質:極度地依賴資訊科技系統、利用網路搜尋資訊、渴望知道更廣泛的知識,並且深信所獲得的知識訊息及口碑推薦的真實性,他們更願意且熱中於在網路世界中分享自身所有的一切,包括日常的生活點滴等經驗,更是經由網路來做維繫及拓展社交生活圈。而這群身在高度的感官世界的世代,具有感性且喜惡分明的個性,因此,活用年輕學子容易被感動的鮮明個性,以心靈的精神層面作訴求,將能引導學生尋求個人的目標方向及夢想,並協助他們運用學校的課程指導和校園所提供的各類資源工具,帶領他們一步步地朝目標邁進。



二、耀眼璀燦的「一克拉夢想」

而在日前教育部UCAN計畫辦公室所辦理的UCAN達人同學會中,邀請知名部落客貴婦奈奈蘇陳端以「重新想像:我與未來的相遇」為題,引導學生以「這一生最想要的自己」的角度出發。每個人心中可能都存在夢想或興趣,但只是想是不夠的,必須把興趣培養成專長,然後,隨時做好準備勇於接受人生的突發事件或機會,有計畫但也要接受變化,讓閱讀和知識充滿你的能量。

貴婦奈奈以一克拉的夢想期勉學生,夢想並非天馬行空地幻想,而需勇於嘗試,往往在追尋夢想的過程中會遭遇挫折、跌倒受傷,然而這些都不算是失敗,真正的失敗是從來沒有跨出第一步,如果跨出了第一步,即使失敗了還是成功,因為至少我們沒有停留在原地,我們有試著擴展自己的範圍。唯有實際執行才能更靠近夢想。貴婦奈奈以個人經驗,告訴學生把握機會,當實習生、打工、做專題、參與相關活動,不管是什麼,都勇敢的去多方嘗試,不管成功或是失敗,這些都將變為個人經驗的累積,多方面的涉略不同事物,那些當下覺得沒用的東西,在未來的某一天,或許就會派上用場。

三、勇於嘗試,精彩生活每一天

或許學生會問,可是我真的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在哪裡?好像沒有特別喜歡什麼,那怎麼辦?貴婦奈奈建議同學可以透過與師長朋友的協助,或者透過UCAN瞭解自己的職業興趣或職能強弱,藉由UCAN評測輔助工具來認識自己。更重要是,展開具體的行動計畫。

因此,建議同學可以透過UCAN平台選定一項職能做為目標,透過各種方式(修讀相關課程等)來訓練自己的能力。透過職業興趣探索、職能診斷、能力養成,提供同學一個指引工具拉近和夢想的距離,練出職場勁爭力。

三、如何引導學生使用UCAN

而對於學校而言,要如何引導學生從診斷結果,進而規劃個人能力發展計畫,文化大學李惠琪老師從其實務上操作有下列三點參考做法:(1)事前充分的說明提高學生健全填答時的心態;(2)診斷後把握時機引導學生去考量自身所希望成長的項目為何(例如可以讓學生先選三個他們最感興趣的職涯類型;(3)強化學生與職能之鏈結(例如引導學生檢視相關就業途徑之職能現況,或鼓勵學生思考興趣與專業之關聯性)

另外東吳大學張宏美心理諮商認為熱情且對學生充滿好奇,期待和學生互相討論,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自身未來的關懷態度,學生才會願意分享。有幾個引導問題,例如:做完這個測驗,如果現在要找工作,你要找什麼工作;你測驗結果的前三項工作職稱為何;你感興趣的前三項工作為何;到畢業前,你測驗上的結果顯示需要哪些能力、證照、學習,能讓你成功就業;你今天學到的一件事情是什麼;你今天對自己新的認識是什麼;你今天印象最深的事情,也可以請學生去對自己的同學提出問題,透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們能參與討論。

測驗只是引發學生關注自己未來生涯的媒介,生涯議題最終還是回歸個人,唯有引起學生的熱情,給予適當引導與資源,才讓學生能更早、更重視自己的未來。


參考資料:UCAN學習輔導種子研習講義(詳見UCAN首頁檔案下載區)


撰文:教育部UCAN計畫辦公室 胡汶沁

認識UCAN-從職涯類型到就業途徑-增加對未來職涯的想像力


近年來高等教育面臨全球化與在地化趨勢的影響,各學校如何將人才培育機制連結到產業的發展,以充裕產業所需人才,並促成國家創新系統中、產學間的互動與連結,實為提升我國人力資本全球競爭優勢之重要課題,而未來產業人力結構優化關鍵之一,即在於深化高等教育人才培育與產業需求連結。

由於資訊量增加,知識經濟漸成為全球化的主流趨勢,學生的知識與態度養成、到學校教育方式都需要一個更大的格局,才能真正面對未來的挑戰與競爭。有鑑於此,教育部大專校院就業職能平台(UCAN)透過種16個職涯類型,展開66個就業途徑所需資格、職能、相關職業(共計600多項),幫助學生對各種職業類型有全面了解,幫助學生了解各種職業機會及職場所需能力,協助掌握工作世界樣貌。

16個職涯類型及66個就業途徑是如何產生?

UCAN以「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及聯合國等國際職業分類標準,並依產業概況及專家意見是由同一領域、或所需知識技能相近的工作所組成,可以提供給教育體系運用於職涯或學習發展規劃,有系統的養成相近的知識與技能。


如何讓學生了解各就業途徑的工作樣貌?

職能(Competency) 主要用來描述在執行某項工作時所需具備的關鍵能力。將職能分為職場共通職能、與專業職能兩類。前者是指為從事各種不同的職業都需要具備的能力;而後者是指執行某項工作時,達成工作目標所需的專業知識與能力。

因此,彙集國內產官學研逾300位專家學者,透用工作分析法(task analysis)分析各就業途徑所需之專業職能,其分為三層結構,第一層描述該就業途徑需執行的主要工作任務,也就是需要具備可執行此任務的職能;第二層為展開該項工作任務中包含的工作活動,也就是需要具備可執行此活動的職能;最後,第三層則列出此工作活動中可能展現的具體行為,此處所列的關鍵行為參考範例(實際職場會依不同機構狀況有所差異)。以《行銷管理》就業途徑專業職能為例:

主要工作任務包括七項(如下表第一欄所示),而就第一項「進行行銷管理以及例行作業和溝通,以確保與相關單位的溝通及作業順暢。」為例,包括二項主要工作活動,分別為(1)利用系統化作業及資訊技術,用以輔助行銷管理工作;(2)與相關單位進行協調分工,以確定必要的支援。

因此,協助學校培育端及未來欲從事行銷管理之學生,能對於策劃產品、通路、價格、促銷的策略及活動,並整合各項資源以達到客戶需求與銷售目標主要工作為規劃、指導及協調企業或組織行銷及銷售活動之工作內涵有進一步認識。更多就業途徑職能內涵,請參見UCAN網站(http://ucan.moe.edu.tw)

工作任務、活動與行為指標(PDF)

撰文者:教育部UCAN計畫辦公室
 

人物觀點-新世紀人才培訓思維


人才是產業結構轉型的核心,因應快速變化且複雜多元的產業環境,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更為殷切,職場需求從以前的「專業分工」轉向跨領域的「專業多工」。教育部UCAN計畫展現高等教育培育人才思維與作為的轉變,積極培育可為企業使用人才的搖籃,推動產業與教育的密切交流與合作並在「人才職能培育」這個關鍵點上,找到交集與共識。UCAN提供一個系統化的架構,讓學生提前瞭解職場需要哪些職能,協助學生培養將來的職業技能與核心能力,而UCAN如何成為企業人才發展之利基。因此,專訪邀請-永光集團榮譽陳定川董事長)、世堡紡織羅忠祐董事長及、中國生產力中心林錫金協理,分向其對企業人才發展之觀點。

國內紡織環保先鋒世堡紡織,歷經產業的興衰,卻始終堅持環保及利基市場,讓許多人刻板印象中花錢、花時間的環保,有效地扭轉成商業利基,羅忠祐董事長在專訪中表示,1993年將製程轉向做環保的紡織品,過程中面臨的不僅僅是市場成熟度夠不夠、脈動掌握度、成本,更重要的是人力的轉型,因此,世堡紡織透過和學校教授帶領學生團隊的研發,共同合作探討如何將製程中廢料回收再利用,解決中小企業研發能量不足之處,並也提供學校教師及學生實務機會,而羅董事長認為透過UCAN平台,能協助產學兩端掌握你要做什麼、我要做什麼,而他又必須要做什麼呢? 提供學校作為人才培育的參考指引,另一方面,更銜接從學校到職場的人才發展,有效連結學用兩端,奠基未來國家人才競爭力。

對企業而言,面對全球化浪潮衝擊下,已經不能只靠本能及直覺來管理人力資本,應可以從四個面向來看:
1. 對於學生而言,透過UCAN可以瞭解自己職業興趣以及職能強弱,作為在學期間的能力養成的學習地圖。並依據國內產官學研近300位專家所發展之「職場共通職能與專業職能」,更具體描繪出職場必備共通職能(軟實力)以及不同專業領域的專業職能(硬實力)


2. 對於學校而言,可以對整體學生進行分析,及依據學生個別差異,提供適性學習建議,達到因材施教之目標。


3. 對於業界在職同仁,可以建立個人職涯發展的職能藍圖。


4. 對企業主而言,可以作為選才的測評工具,讓企業能依據各項能力規格判斷應徵者的能力符合程度,以發揮「知才善任、適才適所」綜效。尤其,對於國內中小企業,教育部的「UCAN職業興趣探索」及「職能診斷」是一個公共資源,內容經過嚴謹的研究,具有高度穩定性及聚斂性,並可與其它相關測評工具產生高度可連結性。


資料來源:Yes, You can電視專輯第六集打造新世紀人才─陳定川(永光集團榮譽董事長)、羅忠祐(世堡紡織董事長)、林錫金(中國生產力中心協理)專訪內容


資料整理:教育部UCAN計畫辦公室

人物觀點-從職能出發 規劃人才學習地圖


學習地圖是企業進行人才知能辨識與培育的有效工具,提供企業員工學習成長的動態指引,近年來教育部也透過各項計畫推動大專校院從能力本位課程、職涯進路、課程地圖的建立,來提供學校教學及學子能力發展的引導。本文專訪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鍾文雄副理事長、中租迪和股份有限公司鄭秀姿人資長、巨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治中總經理,了解企業界如何以「職能」出發,規劃工作上所需的知識技能,勾勒出這份學習地圖輪廓和格局,並透過各項訓練學習活動協助員工所需職能的發展。同時,借鏡產業端的經驗,對學校學習地圖的建立及操作,提供建議。



學生如何規劃自己的學習地圖

鍾文雄副理事長認為企業面對求職者最關切之問題為「在校期間的學習歷程」、「你做了哪些準備功課」、「你對這個工作的認知是什麼」,因此,對學生缺乏實際工作經驗的學生來說,參與過哪些活動?參加哪些田野調查、國科會研究或研究專題?企業實習經驗都是一個重要的觀察指標,因此,建議學生善用教育部UCAN平台,能探索個人職業興趣方向,並根據自己職能現況進行強化,多參與更多的社團活動、研討會、校際活動、委託研究專題、競賽(辯論或運動比賽) 持續累積相關經歷。而由於職能不容易由單一的事件中凸顯,因此巨鷗科技高治中總經理認為由一個任務或專案,能更全面強化職能,而職能裡的關鍵行為展現,為職能能否落實在工作崗位裡面一個關鍵,中租迪和鄭秀姿人資長說道。

學校教師是連接企業跟學校相當重要的媒介,鄭秀姿人資長建議學校產業可以合作發展企業專題研究,以企業所需要解決的問題為題,例如目前兩岸企業密切合作,人資領域的系所可與相關企業合作,探討兩岸華人世界裡有沒有價值觀的差異,透過這個過程,讓教師能帶領學生一起更認識這個產業,更藉助教師更嚴謹的研究協助企業解決所面對的問題。

這是一場人才競爭的接力賽,高等教育與企業需更密切合作對話,轉換為協助提升學生競爭力之具體作為,幫助學生增進對職場的想像,建構未來職涯藍圖,一同為提升學生競爭力而努力。


資料來源:Yes, You can電視專輯第四集人才發展的地圖─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鍾文雄副理事長、中租迪和股份有限公司鄭秀姿人資長、巨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治中總經理專訪內容。


資料整理:教育部UCAN計畫辦公室


學校應用報導-談如何與UCAN整合


本文將以聖約翰科技大學結合UCAN於教學應用之歷程,分享對於整合分類、整合切入及多元應用之作法,並提供未來各校整合應用之作法建議。



一、整合分類

在學校與UCAN的整合,常見的可以區分為下列幾種,分別是連結的整合、登入的整合與資料的整合。

l   連結的整合:簡單來說就是在校內現有的主要系統上,放置UCAN的超連結,這是技術性門檻較低的方式。優點是快速,但這只是表徵性的整合;

l   登入的整合:也就是Single Sign On,在校內系統登入後,可以直接連結到UCAN無需二次登入,這一部份UCAN也提供相關的技術文件可供參考,相對的需要校內資訊上的技術支援。優點是可以降低學生使用門檻,透過現有UCAN管理平台,可以掌握校內的使用狀況。不足之處就是與校內的資源尚未有進一步的連結; 

l   資料的整合:可以討論的範圍十分廣泛,如果可以作到這一部份,同時也是兼蓄上述兩種方式。會作到與校內資料上的整合,無外乎是針對細部內容或是學生的診斷結果希望可以進一步的應用,優點是可以各別化的發展為校內特色,唯須要較多的行政體系配合與前置作業。而接續討論到如何進行整合,皆是以資料整合為前提下進行探討。

二、整合切入

當學校方面已經決定要作資料的整合,常常會提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我們要如何開始?』,這可以從反問『我們要什麼?』的反推問答中得到答案。

目前UCAN在診斷方面包含興趣探索、共通職能與專業職能三類,通常我們在鼓勵學生從UCAN中進行瀏覽與診斷之後,接續是我們可以做什麼。即使UCAN存在有後續的學習計畫區域,這一部份UCAN也只能被動服務,仍需要學生、學校主動的回饋資料。

簡單來說,當學生在作專業職能診斷自覺部份能力稍嫌不足,我們可以提供什麼樣的協助或資訊?如果是校內課程,我們又該如何開始?UCAN所提供的三種診斷結果在整合的方向也會有不同,其中在專業職能部分就包含66種就業途徑,與系所較為正相關也是比較難開始的地方,所以以下討論到如何開始整合,會是以專業職能部份為主。共通職能部份可以同理應用並簡化其步驟;興趣探索可以在應用面作探討。

專業職能的整合實際上就是在談論各系適用的就業途徑,但是每個校內實際上都會有些既有的架構存在(例如:系核心能力、系本位課程、IEET…等等),如果要各系重新檢視適用就業途徑與對應課程,無疑是增加各系的負擔,所以在系上的推廣,宜秉持『單一介面、雙向對應、多元應用』的原則,如下圖所示。




1 職能整合發展途徑

在談論系上整合,首要就是要決定其適用的就業途徑,通常理工類的系所就業途徑會較為聚焦與明顯,商管類相對的分散,當然還有些系所在對應上會比較模糊。所以在決定就業途徑上,建議可以從系所過去三~五年的畢業流向來決定就業途徑,至於數量上會建議以3個為基準再依系所特色進行調整,因為數量會決定配合課程,所以過多的就業途徑會讓配合課程無法凸顯其特色。

當適用的就業途徑已經確認,接續的是可以細看就業途徑的專業職能是否可以對應系上課程,實務上在進行這一段工作時,較容易收到系上抱怨的聲音,尤其如果系上已經作過系核心能力之類的課程對應,如果再進行一次專業職業職能與課程的對應,無疑是很類似的工作再來一次,然來日都有可能面對不一樣的架構/系統,如何減化工作以提高系上的配合程度,是這個階段須注意的重點,所以『單一介面』輸入避免類似工作重覆進行,進行的方式可以區分下列幾種方式。

單向參照:系所如果無既有的系統/架構(如系核心能力),可以直接列舉專業職能與課程的對應,如果系所適逢須要建立系核心的時間點,也可以參酌UCAN的專業職能調整為系核心能力項目,這是一舉兩得的方式也最單純的狀況。


2 單向參照做法

雙向參照:當系上是有一套規劃良好的架構(如系核心能力),此時需要納入專業職能,建議將系核心能力與專業職能作相互的對應(系核心能力項目專業職能項目),而不是讓專業職能與課程直接對應,這樣作可以避免進行相似的作業內容,如果系核心能力已經存在有配合課程,則可以同理推演出專業職能的配合課程,這會是有脈絡的網絡。


3 雙向參照作法

多向參照:系上如果同時須要存在多種系統/架構(如系核心能力、本位課程),可以參考雙向參照的方式,建立其多向對照表(如系核心能力--本位課程--專業職能項目),如果系核心能力已經存在有配合課程,則可以同理推演出本位課程的配合課程與專業職能的配合課程。


4 多向參照做法

上述的方式是依循『單一介面、雙向對應』的原則,盡量減化作業的步驟,對應的過程是須要收斂的找出雙向對應,而非一個職能可以對應所有的系核心能力。在這個過程當中,常見到幾個問題,整理如下:

專業職能無法完全對應到系核心能力,如何找出配合課程?這樣的條件下,確實無法從系上找出配合課程,但是有機會從同一學院內其他系所找出對應的課程,因為同一個學院內不同的系所會有相同的就業途徑,這在理工類的學院較為常見。同理在學院內也未見相同的就業途徑,可以往上提升到跨學院,例如資訊科技職涯類型中的軟體開發及程式設計就業途徑就可能存在於商管類的資管系與理工類的資工系。即使可以跨系、跨院的尋找支援課程,未能發現支援課程的可能性還是存在,此時可以考量的是系上的證照、活動等,作為能力培養的支援項目。

對應的過程須要存在比例的概念嗎?確實要有比例的觀念存在,建議將比例實作在對應課程的部份,而非放在專業職能與系核心能力的對應上,因為最終我們還是要列舉就業途徑的配合課程組合,所以將比例實作在課程部份是相對較容易看出課程組合特色。上述只是一個建議,並非唯一的實作方式,不論是將比例實作放在課程或是專業職能與系核心能力的對應上,都是可行的,唯須要注意的就是擇一而作,避免繁瑣的計算。

上述的方式是在說明專業職能的方式,在共通職能也是可以用相同的邏輯來進行,只是省略就業途徑的選擇。如果學校有基本能力的架構存在,可以同理建立共通職能與基本能力的對照表,並從通識課程中找出對應的配合課程,也可以從校內活動找出與共通職能相互呼應的活動項目,兼具課堂與非課堂的重要性。至於系上課程是否也能支援共通職能,無庸置疑是確定可以,系上專業課程的教學目標不一定可以對應共通職能,是可以從教學策略或是評量方式著手。

三、多元應用

    整合後的應用可以分成單向呈現、雙向互動兩種方式,唯雙向互動須要接回學生測驗結果。在單向呈現上,在UCAN職能與系上作整合後,系上可以進行下列應用。

   

課程盤點:系上在進行系核心能力與課程對應時,實際上就是進行一次課程盤點,同理在與UCAN專業職能對應之際,可以依照就業途徑上進行課程盤點,也是引進業界的專業職能注入在課程分佈。

課程地圖:課程地圖在各系實際上實行有年,多以既有課程模組進行課程地圖規劃,與UCAN專業職能進行整合時,實際上可以貼近就業途徑分別規劃出課程地圖,這也是朝向學用合一的表現方式之一。

多態查詢:建立系上核心能力與專業職能對應後,可以提供學生多種查詢課程方式,不論是從系核心能力或是從專業職能為條件,皆可以作為查詢條件。如果以專業職能為查詢條件,還可跨系的找出對應課程,資料來源更為廣泛與豐富。

學生診斷結果接回後,應用範圍更為廣泛,學生在UCAN上作診斷時,是依照自己的認知進行診斷,UCAN同時也規劃學習計畫,讓學生依照診斷結果自行建立,唯內容須要學生自發性的尋找。如果有學生診斷結果可以做些什麼應用,分述如下:

修課建議:因為學生可以針對特定專業職能進行課程查詢,所以可參閱自己能力上缺乏的項目查詢對應的課程,再結合學生的修課歷程,可以個別化的提出修課建議。

認知檢核UCAN的診斷是學生對自我的認識,完全取決於學生的認知,所以難免會有自我認知良好或是自信不足之處,可以透過學生修課歷程、職能配合課程計算與檢核學生在修課學習成效與自我認知的契合度。

上述在單向呈現、雙向互動是各列舉數種應用,實際上可以應用的方面還很多,例如我們如果可以建立一個學生在共通職能的診斷結果,同理就可以建立一個班/年級/系的診斷結果均值。所以『多重應用』是在加值整個整合過程的辛勞,並依照不同單位提供所需的應用與變化。



四、後續提醒

    單一介面、雙向對應、多元應用』是上述內容的精神,學校在應用上須依照各校的特色進行調整,整合的過程就像是菱角的碰撞,不免有所衝突存在,是不是作到一次整合,就可以高枕無憂?只能說整合的邏輯或許可以應用良久,但是使用價值需要時間的潤飾與累積。約略整理下列四項要領,可以作為過程的參考依據。

    內在資源:整合並非一定要放在課程上,建議先行檢視校內那些資源歷程最完整,如果是證照體系資源最完整,可以依此為整合對象,規劃上可以更為具體化。

    外在壓力:談整合無疑是希望可已有多元的應用,所以適時借助外力的要求(例如:評鑑、認證),進行上或許會有些壓力,但是目標明確進行上會更順暢。

    成果共享:多元的應用就是希望一體多用,發揮最大的成效,所以整合應用是要能給不同單位使用,例如:專業職能與課程、活動整合後,可以讓系上重組符合業界職能的課程地圖,俾利達到學用合一的教學目標;也可以讓教務處提供給學生修課建議的查詢,也可以是學務處活動特色的呈現,所以將既有內容多元應用,唯成果共享才可以提升其價值。

    政策主導:整合是一種跨單位的平行合作,所以需要有政策面引領,並要有一級單位主管作為主要的指導者,這很少是二級單位可以帶頭作業的過程,政策面與一級單位主管的融入是讓整合更具有合理性,唯綱舉目張在推動上才有所依循。

    UCAN的後續應用還可以更為廣泛,僅以過去的實作作為一次經驗分享,並希望激發更多創意,持續邁進。

作者:聖約翰科技大學電算中心  李筱

學校應用報導-教學品保與UCAN結合發展歷程之一:課程學習地圖的建立與應用(以朝陽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為例)


所有從高中升到大一的新生,最常提出的問題就是-不知道畢業之後要做甚麼,也不知道現在自己所學在未來畢業後能從事甚麼工作,這個讓學生困擾的問題,可以透過課程規劃與UCAN的結合來解決。大一新生甫進入大學的新環境時,對未來感到茫然、不知何去何從,而朝陽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結合本位課程、課程地圖與教學品保,選定代表性工作、工作相關職稱及代表性工作職能,規劃系所課程地圖,並透過修課成績,進行個人成績體檢,幫助學生認識自己所愛、認識自己所學、認識自己所能,給予學生良好的學習指引與方向。

一、善用UCAN完成系所本位課程

朝陽科技大學自96學年度規劃各系所完成本位課程,將其工作能力分析轉換為職場專業知能分析,具體訂定學生所應具備之核心能力、職場所需能力及通識能力課程。本位課程主要目的即是規範系所課程應明確掌握培養什麼樣的人才,並規範課程應教授之核心能力、職場所需能力及通識能力,以朝陽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為例,選擇UCAN 66項就業途徑中的一般管理、市場分析研究、行銷管理、專業銷售、零售與通路管理、物流規劃及管理、運籌管理等七項就業途徑,歸納成「行銷管理模組」及「流通與連鎖管理模組」兩大課程模組,作為本系之系本位課程,將39項專業職能與7項共同職能列為課程規劃中的教育目標,並將職能呼應本系訂定之六大核心能力(如表一及表二)。本系將六大核心能力、專業職能與選定的七項就業途徑分別統計對應之課程數量,藉以瞭解系上規劃之課程數,以培養每一核心能力之養成(如圖一~圖三))。學生即可依欲任職的工作去選擇就業途徑,對照課程對應表得知需修習哪些課程及課程數,幫助學生及早進行職涯規劃與學習準備。

二、課程學習地圖的建立

朝陽科技大學自100學年度第1學期新版教學大綱中由系上維護各課程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關聯度,透過課程規劃與UCAN工作職能及本系六大核心能力之結合,可讓學生清楚系所課程學習地圖,瞭解畢業之後能從事之工作性質。本系依七項就業途徑建立課程學習地圖,「行銷管理」領域包含市場分析研究、行銷管理與專業銷售等三項就業途徑;「流通與連鎖管理」領域包含零售與通路管理、物流規劃及管理、運籌管理等三項就業途徑,一般管理之就業途徑則涵蓋在「行銷管理」及「流通與連鎖管理」領域,均加以區分必、選修課程(色塊較深為必修,較淺為選修),學生可依其欲就業方向選擇就業途徑,進而引導學生做修課之選擇。依行銷企劃人員為例,該職稱所屬就業途徑為行銷管理,學生於大一下學期應選修「產品與品牌管理」及四門必修課程,並於這些課程上更加努力修習,一步步鋪出就業藍圖(如圖四)

三、檢視學習成果,認識自己所學、認識自己所能

課程學習地圖是一項提供學生認識系所課程規劃的地圖,可惜的是這張地圖對許多學生而言,常像掛在遠處的世界地圖一樣,並沒有時常檢視與探討。朝陽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建制教學品保系統,學生可看出自身的學習成績,轉化為各項就業途徑、核心能力與工作職能的修業成果(如圖五)。個別學生各科成績與PR值,可反饋至就業途徑課程學習地圖上,其中填滿色塊表示已修習該課程,並以深淺色塊區分必、選修課程(色塊深者為必修,淺則為選修),協助學生進行個人成績體檢,瞭解自己修課與學習情形,於未來做學習方向的修改與導正,並提供導師輔導學生生涯規劃重要參考資料。透過教學品保、職業興趣探索、職能診斷三者之結合,將能幫助學生認識自己所愛、認識自己所學、認識自己所能。


:朝陽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助理教授兼系主任 凃鈺城

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所教授兼學務長 李素箱

圖表繪製:朝陽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學生 黃巧頻